健康科普
职业健康检查知识
什么是职业健康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是为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禁忌和职业性健康损害,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
这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说职业健康检查是企业和员工的守护神。
01.哪些人需要做职业健康检查
接触需要开展强制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都应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为推荐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原则上可根据用人单位的安排接受健康检查。
虽不是直接从事接触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但在工作环境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的或几乎同样的接触,应视同职业性接触,需和直接接触人员一样接受健康监护。
02.如何知道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
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肯定工作场所中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或对接触的程度不了解时,应对工作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时应采用正确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必要时应对劳动者进行体检,以确定暴露于有害因素的程度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
03.员工可以拒绝体检吗
不可以!在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工作的劳动者必须进行体检,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是国家规定强制性体检。
04.谁来安排体检?
由用人单位安排体检,保证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都能按时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接受检查的时间应视为正常出勤。同时必须建立并保存健康监护档案,维护劳动者的健康隐私权和保密权。
05.职业健康体检哪些项目
职业健康体检不属于常规查体,应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的要求,按照劳动者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体检。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常规医学检查项目和特殊医学检查项目,常规检查项目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特殊医学检查是针对特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做的项目。例如接触噪声的要做听力测试,接触粉尘做高千伏X射线胸片等。
06.对体检结果异常人员如何处理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出现异常,建议复查并查找原因。用人单位将体检结果应告知劳动者本人,对相关关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对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安排合适工作;
对疑似职业病人向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07.体检前注意哪些事项
职业健康检查前应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进行相应准备:
(1)必须携带身份证;体检前一天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
(2)体检前3天正常饮食,忌酒,避免发热、感冒、腹泻等情况;
(3)体检当天需要空腹8至12小时,在完成采血和超声波前检查前应禁食,勿饮水。体检时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填写职业性健康检查表,不能隐瞒职业史和既往病史;
(4)穿着宽松,不戴手饰,特别是金属饰品,女士不穿连衣裙或裤袜等;
(5)女性做妇科或者尿液检查,应避开月经期。怀孕或者怀疑怀孕者,应避免做X线检查。
(6)体检当日一般不可以服药,但是长期服药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服用降压、降糖和扩张血管等药物可适当服用或者在抽血或早餐后及时服药,同时应告知医务人员。
(7)采血前请空腹,有晕血史者,应告知医务人员,以免发生意外。抽血后立即压迫针孔3-5分钟,不能搓揉
(8)做电测听检查要求脱离噪声工作环境48小时以上;
08.如何选择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是指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请选择在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已完成职业健康检查备案或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资质在有效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