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科普健教 > 健康科普

科普健教

健康科普

2024世界慢阻肺日:知道你的肺功能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0日 | 来源部门: 蚌埠疾控
字号:
+-14
4882cfe2e7b6c856746874274c022ee2.jpg

2024年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

知道你的肺功能

0d8cd58a64a495fa6ae3244dd47a53da.jpg

旨在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自我管理,控制吸烟、室内外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主题揭示

在每一次深呼吸之间,生命之树悄然生长。然而,有一种疾病正悄然侵蚀着这份自然的馈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它以无声的威胁,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这场关于呼吸的守护战,共同学习关于慢阻肺的知识,为健康呼吸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认识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确诊需进行规范的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血常规等检查。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室内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以及早年事件(如低出生体重、儿童期呼吸道感染等)也不容忽视

c1cf555dbeb077bb77de35f8725ea613.p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患病率较高,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达13.6%,患者人数近1亿。但慢阻肺却容易被忽视,其患病知晓率为0.9%,肺功能检查率为4.5%,呈现出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规范化诊疗率低的特点。
2024年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将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使之成为继高血压、2型糖尿病之后的第三个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慢性病。

慢阻肺高危人群

35岁及以上人群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高危人群:

(一)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二)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者;

(三)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

(四)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环境中者。

当高危人群出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时,需到医疗机构或呼吸专科门诊进行慢阻肺的筛查,必要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6da0a72bb5282bd112d23d374683b90c.png

慢阻肺预防措施

戒烟:戒烟是所有吸烟慢阻肺患者的关键干预措施,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
避免空气污染:要做好室内外空气污染防护,减少接触有害粉尘和气体;厨房通风改造和炉灶改造;雾霾天气要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加强职业防护: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环境中粉尘或者有害气体、重金属颗粒暴露。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
运动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等,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感染: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减轻支气管—肺发育阶段的异常损伤。

接种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急性加重。

慢阻肺患者自我健康管理

80d44a52ff8f8a78a560bcbe4ba3225a.jpg

慢阻肺患者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自身疾病管理。
一是要学会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简单的呼吸操等呼吸康复技能。
二是要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出做好呼吸道防护,戒烟,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三是要正确、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使用效果、操作方法和不良反应;定期到医疗机构或接受基层医生随访,每年至少做1次肺功能检查。
四是要结合病情需要,在家中配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制氧机或呼吸机,储备急救药品。
五是要学会识别病情的急性加重,当近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既往明显加重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