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初始阶段,被感染者体内艾滋病病毒数量还很少,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未表现出异常症状,这种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又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病人:发病阶段,被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增长到一定的数量的,免疫功能也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其他病菌乘虚进入人体,使其发生多种疾病,如严重的腹泻、肺炎、多种癌症,还可以使人痴呆,这时的病人即称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往往死于由这些疾病造成的身体衰竭。


感染者一旦发病,实际上已经到了晚期,死亡率极高,其症状是复杂多样的。常见的有:长期低热,短期内体重减轻十分之一以上、消瘦、乏力、冒汗、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由于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所以任何这些体液进入其他人身体里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感染。在正常情况下,皮肤和粘膜是一种天然屏障,但是这个屏障有时会破损,比如切伤、擦伤、疮、溃疡。
主要通过下面三种途径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1)性传播
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月经血中的病毒可通过生殖器粘膜而进人另一个人的体内。
(2)通过带有病毒的血液传播
输入含有感染者的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口腔科器械、妇产科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灸针等。
(3)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孕育的胎儿或婴儿,可以在孕期、分娩期、分娩后或哺乳期感染艾滋病病毒。


(1)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要求医院提供通过HIV检测的血液);
(2)不与他人特别是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3)遵守婚前健康检查的规定,确认对象是否感染艾滋病毒,避免婚前性行为;
(4)忠实一个性伴侣,不搞性乱;
(5)被感染的妇女要避免怀孕;
(6)尽量避免使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穿耳针、纹身针、刮胡刀、修脚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