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宣教 > 疾病专题

健康宣教

疾病专题

乙肝防治篇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28日 | 来源部门: 国家疾控
字号:
+-14

乙肝知识科普






什么是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0.96%。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



乙肝的传染源


      乙肝患者的传染源是乙型肝炎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 血液传播:目前经血液传播发生的乙肝主要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静脉内注射毒品等。此外在修足、纹身、扎耳洞的过程中,如果消毒不彻底,也可传播。其他如共用剃须刀和牙刷,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被病人备注污染的医疗器具(如注射器)意外刺伤,也可传播。

2.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母亲生产过程中,多为在分娩时接触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或体液感染。自1992年我国实施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已经明显减少。

3. 性传播:主要是通过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其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较高。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可有效减少与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效控制丁型肝炎传播。

★  乙肝疫苗有哪些种类?

目前,我国上市的乙肝疫苗有:10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20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60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重组乙肝疫苗(CHO),20μg重组乙肝疫苗(CHO)等。

★  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是什么?

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的程序,即接种第1针(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针和第3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