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件
蚌五院〔2023〕 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工作的通知
蚌五院〔2023〕 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工作的通知
院属各科室: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已从防控感染转移到治疗重症和防止高危人群转重症为核心的医疗救治,为保障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结合医院当前工作实际,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健全完善组织
(一)防控救治领导小组
组 长: 张倩茹
副组长: 李守龙 陈鸿明 杨志勇
成 员: 闫秀芹 朱正信 程婷婷 孙 兴 王艳丽
马贤会 满丽萍 陈 伟 杨 飞 徐晓红
廖 勇 于 莹 杨 凯 赵春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杨志勇副院长兼任。
工作职责:
1.负责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统一部署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和应急人员的调配;
2.负责协调医院各部门的工作;
3.负责救治工作的监控、报告工作;
4.检查督导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
(二)医疗救治专家组
组 长:杨志勇
副组长:闫秀芹 朱正信 常先友
成 员:汪升早 刘 政 卜凡进 陈 新 陈海滨
李 伟
工作职责:根据防控领导小组的要求,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进行预判,提出防控策略和医疗救治措施建议,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治疗进行技术指导,对救治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评估和提出改进意见。
(三)医疗物资保障组
组 长:陈鸿明
成 员:满丽萍 陈 伟
工作职责:根据防控救治领导小组要求,协调全院的医疗设备仪器及药品,合理调配,保障新冠救治工作的开展。
(四)后勤保障组
组 长:陈鸿明
成 员:杨 飞
工作职责:根据防控救治领导小组的要求,做好后勤物资的供应,包括床铺、配合院感科按时对院区进行消杀,确保水电等的正常运转,保障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五)宣传工作组
组 长:李守龙
成 员:程婷婷
工作职责:通过多种媒介渠道对新冠感染进行健康科普,向社会公布我院就诊流程,对于救治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表彰,做好舆论监测。
(六)纪检监察组
组 长:李守龙
成 员:王艳丽
工作职责:对于违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的事件和相关人员进行核实,严肃纪律,制定奖惩制度。
(七)信息数据组
组 长:杨志勇
成 员:闫秀芹 朱正信 马贤会 满丽萍 陈 伟
工作职责:每日统计全院患者、医护人力资源、物资、设备及药品的分布、使用、储备及空缺情况,动态调整补充。
(八)人文关怀组
组 长:李守龙
成 员:程婷婷 徐晓红 各总支书记 各支部书记
工作职责:加强关怀慰问帮扶工作、关心关爱一线职工,细化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压实责任,统筹实施各项关心关爱举措。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党总支书记、院长管救治制度(责任领导:张倩茹 李守龙 责任科室:医务科 护理部)
1、严格落实“书记、院长管救治”制度,建立全院医疗资源统筹调度机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对全院医疗救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院长负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直接救治责任。
2、党总支书记统筹开展全院救治床位、医护人员的统筹调配工作,选调医务人员组建综合内科病区,增设内科三病区、四病区,医院可以收治新冠患者的病区有内科3个病区,肝科,肺科2个病区,共计6个病区,后期可根据患者量增设病区2个,床位增至400张。
3、党总支书记督促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落实新冠患者标准化管理,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提前干预,减少发生重症的可能,做好新冠诊疗,重症救治相关培训。
4、党总支书记组织每日晨交班,全面掌握新冠患者的医疗救治情况,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及病危病重患者,重症病人能够及时全院会诊讨论,组建专家团队和会诊机制,必要时转上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5、加大医疗救治工作的统筹调度,及时收治各类患者,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诊治,及时收治进病房。坚决不允许拒收病人,尤其急危重症病人。如因救治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或患者死亡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全力做好医疗资源准备
切实按照床位、药品、设施、设备做好资源储备,保障床位、药品、设施、设备、确保避免出现大面积就医时发生挤兑。(责任领导:陈鸿明 责任科室:药械科 安保部)
(三)加快收治和床位周转
1、分管院长和医务科负责快速将住院病人分流至各病区,梳理全院患者情况,加快收治速度和床位周转。(责任领导: 杨志勇 责任科室:医务科 护理部 门诊部)
2、加强全院病床统筹调配使用,协调有空床的科室跨科收治病人,相关专科医生进驻参与治疗,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责任领导:杨志勇 责任科室:医务科 护理部)
(四)建立转诊机制
1、按照上级安排,综合考虑疾病严重无法解决的需要上转的患者,邀请集团医院专家或省级医院专家组进行会诊或专科诊治,接受一般患者及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对医院无法解决的需要上转的患者建立转诊绿色通道。(责任领导:杨志勇 责任科室:医务科)
2、确定医务科科长为转诊负责人,做好转诊患者收治安排,不得无故拒收延误救治,也不得以区域划分和对应关系为由拒收其他医院转诊患者。(责任领导:杨志勇 责任科室:医务科)
3、要主动对接上级医疗,积极参与重症救治和诊疗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开展巡诊和远程会诊,必要时要求上级医院派出专家驻点参与救治。(责任领导:杨志勇 责任科室:医务科)
(五)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做好医务人员保障
加强关怀慰问帮扶工作、关心关爱一线职工,加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伙食保障,配送水果和牛奶等,提高饮食标准,保障医务人员营养充足;适时发放劳务绩效,提高医务人员待遇。(责任领导:张倩茹 李守龙 责任科室:办公室 财务科)
附件1:蚌埠三院集团禹会院区(蚌埠市传染病医院)新冠患者标准化处置流程
附件2:蚌埠三院集团禹会院区(蚌埠市传染病医院)重症患者处置方案
2023年1月10日
抄送:市卫健委
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 2023年1月10日印发
附件1:
蚌埠五院新冠患者标准化处置流程
一、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进入病房,首先查体、询问病史,积极对生命体征包括指脉氧进行监测,完善血常规+CRP、生化、心肌酶谱、尿常规、心电图、胸部CT检查,必要患者行心脏及其他彩超、呼吸道四联(九联),对患者进行初步病情评估;新入院无病情变化的人员三天复查相关指标,有危急值的,每日复查相关指标。
二、对于指脉氧饱和度低于93%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检查,重点判读PH值、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电解质、Glue等指标,进一步对患者病情预后进行预估;对合并基础病的进行基础病相关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每日梳理重症倾向患者,及时做出预防和治疗方案调整。
三、医嘱及处置:
1、抗病毒治疗: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服用阿尔伐他丁和胺碘酮不能使用)、阿兹夫定(肝肾功能明显异常不能使用)应用,注意两药禁忌症,越早用获益越大,干扰素雾化吸入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2、中药的早期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转重症的机会,这在之前我院治疗新冠已经获得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了实效,首先应用清肺排毒汤,待中医师查看后可适当调整。
3、加强护理,患者翻身拍背,俯卧位疗法,做好呼吸道护理,清理呼吸道、吸痰;
4、营养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进行鼻饲。
5、根据病情给予规范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早期高流量吸氧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重点推荐,对于合并二氧化碳潴留的审慎推荐,可以改为无创通气纠正。
重症、危重症患者应提供积极的氧疗, 维持 SpO2在 90%以上,或 PaO2在 60mmHg 以上; 通过储氧面罩吸氧(流量为 10-15L/min,吸入氧浓度 60-95%)方便、快捷,但不适合于存在 CO2潴留的患者。 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提供 60L/min 的流量和高达 100%的吸 入氧浓度。高碳酸血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器官衰竭或神志异常的患者不适合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
6、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酌情短期内(不超过10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地塞米松5mg/日或甲泼尼龙40mg/日,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少副作用。
7、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对于咳黄痰及肺部听诊闻及湿性啰音,及早进行抗菌素干预(经验用药,用药前完善细菌学检查标本送检,结果出来后调整抗菌素),防止多重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8、机械通气:对于氧疗无法改善的患者应及时行机械通气治疗。 可首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应逐步提高无创通气的压力水平,以使患者逐步适应。无创机械通气需要更细致的观察,重点是面罩是否漏气以及患者是否与呼吸机有良好的同步。如密切观察 2 小时,病情无改善,或患者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气道分泌物增多、剧烈咳嗽,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及时行气 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有创机械通气时应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给予较低 的潮气量(预计体重 4–8ml/kg)和较低的吸气压力(平台压<30cmh2o),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重度的 ards="">12 小时的俯卧位通气,必要时可采取肺泡 复张等治疗方法。如机械通气仍无法改善患者氧合,则应进行 体外外膜氧合(ECMO)治疗。 对于没有循环障碍的患者,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以减少 肺水肿。
9、循环支持。充分液体复苏下,仍持续顽固性低血压, 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mmHg,且血清乳 酸水平仍≥2mmol/L,则考虑脓毒症休克。充分液体复苏是救治 6 的关键。复苏初始 3 小时内,应给予至少 30ml/kg 的等渗晶体 液。不应使用低渗晶体液、淀粉类或明胶类来复苏。在治疗过 程中,为防止液体过多带来的容量负荷过重,应进行血液动力 学监测。 如果在充分液体复苏后休克仍持续,则需要应用血管活性 药物。成人目标平均动脉压≥65mmHg。 重症患者应酌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 支持治疗对患者救治至关重要,应给予充足的热量及营养物质。
四、全院抽调肺科、肝科抽调5名骨干与综合内科进行混编,组建内科二病区、内科三病区、内科四病区,全面收治新冠病人,每个病区包含感染、呼吸及内科专业,并从相应科室抽调相应护理人员,保障医疗救治能力,制定全院新冠患者标准化治疗方案,肺科、肝科原有病区根据全院医疗救治情况收治新冠患者,适时从其他科室抽调医务人员进行补充,共计开设6个新冠病区,后期根据患者收治情况可继续增设病区2个,床位增加至400张。从药械科抽调3名药师和医务科2名医务人员组成各病区联络员,对口帮助科室梳理患者病情,督促科室按照新冠患者标准化管理和加强病危病重患者管理。
五、建立医疗日评估制度、早交班制度、会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日评估制度 病区每日查房对重点患者进行评估,需要院内外会诊的及时上报医务科,组织安排,提供治疗方案。
2、早交班制度 每日上午八点十五进行全院新冠患者交班,全面掌握新冠患者的医疗救治情况,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及病危病重患者。
3、疑难病例讨论和会诊制度 聘请三院集团重症医学科专家,驻点指导和参与医院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对全院疑难危重患者进行病例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治疗方案,组建三院集团专家指导团队(呼吸、重症、心血管、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及时对接会诊,对病危病重等重点患者采取一人一策救治方案,必要时现场会诊或转集团总部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4、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每日下午6时进行死亡病例分析讨论会,总结医疗救治措施,汲取经验教训,降低死亡率。
附件2:
蚌埠五院新冠重症患者处置方案
现阶段我院收治的患者多数为老年合并基础病的患者,少部分并发肺炎的年轻患者。
一、新冠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因素:
1、大于 60 岁老年人;
2、有心脑血管疾病 (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3、免疫功能缺陷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4、肥胖 (体质指数 ≥ 30);
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6、重度吸烟者。
二、有以下指标变化应警惕病情恶化:
1、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
2、组织氧合指标恶化或乳酸进行性升高;
3、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降低或外周血炎症标记物如 IL-6、CRP、铁蛋白等进行性上升;
4、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明显升高;
5、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明显进展。
三、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均为重症患者:
1、呼吸频率增快(≥30 次/分),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2、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 (1mmHg=0.133kPa);
4、肺部影像学显示多叶病变或 48 小时内病灶进展>50%;
5、合并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症病例: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 ICU 监护治疗。
对于有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因素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按处置流程进行处置,提前干预,严防转为重症,一旦出现重症,临床医生或值班医师第一时间汇报科主任,由科主任汇报医务科,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每日专家组进行查房分析和研判病情,根据情况考虑集团总部及全市专家会诊或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